产品展示

首页 > 产品展示
100吨大米生产线

贝博体育官网注册:“吨半粮”建设引领粮食增产新实践

来源:贝博体育官网注册    发布时间:2025-07-09 08:19:24
  • 六月的鲁西北平原,热浪裹挟着麦香扑面而来,沉甸甸的麦穗随风摇曳,勾勒出一幅壮阔的丰收图景。在这片...
  • 产品详情
贝博体育官网投注:

  六月的鲁西北平原,热浪裹挟着麦香扑面而来,沉甸甸的麦穗随风摇曳,勾勒出一幅壮阔的丰收图景。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山东省德州市以“吨半粮”建设为抓手,多点发力,在促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的征程中交出了亮眼答卷。各区域因地制宜、协同奋进,共同奏响了农业高水平发展的时代强音。

  自2021年以来,德州市在全国率先开展“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创新推进政策集成供给、地力集成提升、技术集成改革、装备集成应用,引领作业规程标准化、评价体系数字化、粮食生产法治化,2023年建成全国首个百万亩“吨半粮”示范区,2024年130万亩地块平均亩产1579公斤,5年任务3年完成,带动全市单产、总产再创新高。眼下,正值夏收之际,记者走进德州田间地头,探寻德州市“吨半粮”示范区实现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的丰收密码。

  在德州市齐河县金穗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麦田里,种粮大户袁本刚正忙着指挥收割机作业。他的合作社流转了4000多亩土地,还托管了近10万亩农田,是当地农业生产的“主力军”。“这几年多亏了政府的好政策,咱种地的底气越来越足!”袁本刚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打开了话匣子。

  政府在粮食生产上的支持力度逐年加大。“一喷三防”作业全部由政府买单,仅这一项,袁本刚的合作社每年就能节省成本20多万元。在粮食单产提升方面,补贴政策更是实实在在。小麦包衣、“一喷三防”、精准双等技术应用,加上滴灌铺设,每亩地能获得150元左右的补贴。这些真金白银的投入,不仅降低了生产所带来的成本,还明显提高了粮食产量。去年,袁本刚的小麦平均亩产达到了1300斤,比前几年有了大幅提高。

  除了资金补贴,政府还积极搭建技术推广平台。农业专家定期到合作社开展技术培养和训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智慧农业系统实时监测土壤墒情、气象变化,为科学种田提供数据支撑。“有了政策和技术的双重保障,我们有信心稳产增收!”袁本刚坚定地说。

  2025年,农业农村部继续把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齐河县锚定任务目标,加大组织推进力度,强化技术指导服务,形成综合技术方案,加强技术集成示范,促进先进适用技术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整建制推进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

  “我县坚持书记抓粮、层层压实责任,设立县、乡、管区、村‘四级书记指挥田’。同时,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齐河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曹慧英和记者说,齐河县近三年共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机购置补贴、耕地地力保护等27个强农惠农项目,每年设立专项基金奖励粮王、种粮能手,做到了既让种粮农民有钱挣,也让种粮有荣誉、得实惠。

  走进德州市临邑县恒源街道“吨半粮”示范田,轰鸣的机械声打破了田野的宁静。联合收割机吞吐着金黄的麦穗,脱粒后的麦粒如金色瀑布般倾泻进运输车;拖拉机拖着秸秆粉碎机紧随其后,将麦秆粉碎还田;气吸式玉米播种机精准单粒播种,同步施肥、铺设滴灌带,整一个完整的过程一气呵成,田间地头俨然成为了现代化农业的“大舞台”。

  “今年种植‘轮选49’的种粮大户亩产在1100~1300斤之间,个别农户亩产值甚至达到了1400多斤。”临邑县科谷农业负责人赵建勇手捧着金黄的麦粒说。他表示,今年的丰收不仅得益于优质麦种,更是因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人员的悉心指导、水肥一体化的配套、“一喷三防”的投入以及农户的精心管理。

  “今年种植优质小麦品种的农户,以‘优质麦的价格、普麦的产量’赢得了农户的一致好评。农户每亩收入能够达到1700元左右,对于回收的优质麦种我们也会依据市场需求为广大农户和规模种植户争取最大化利益。”提到小麦价格,恒源街道十里堡收粮点的农户齐亚杰满脸喜悦。增产显著,农户收益提高成为恒源街道践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生动体现。

  近年来,恒源街道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滴灌、无人机飞防等先进农业技术,为夏粮丰收提供了有力保障。据介绍,今年该地区未发生条锈病等规模性病虫害,进一步减少了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恒源街道的夏粮产量呈现增长态势。据种粮大户刘吉升预计,今年大田亩产可达1300斤左右。

  恒源街道党工委书记王中玮表示:“夏收夏种工作关乎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是当前全街道的重点工作。我们将继续全力以赴,确保夏收工作圆满收官,夏种工作高质量完成,为全年农业生产再上新台阶奠定坚实基础,让农民在丰收的季节里收获满满的幸福。”

  走进禹城市伦镇郎屯村的田间,金黄麦浪已经褪去,新一季的希望在泥土中孕育。郎屯村种粮大户张呈云站在刚收割完的麦田里,满脸乐观与坚定:“从去年秋天播种,经过寒冷的冬天,再到春天和夏天,历经200多天,如今颗粒归仓了,有辛苦,也有丰收的喜悦!”“今年产量不会差太多,靠的就是早动手、敢投入!”

  田埂边,十余台播种机轰鸣作响。“夏播玉米得抢农时!”张呈云介绍,合作社12台播种机全部上阵,一天能播300多亩地,墒情不足就随种随浇,确保一播全苗。

  谈及种粮保障,张呈云翻开手机里的惠农补贴记录:“去年每亩地补贴121.99元,政策就是咱种地人的‘强心针’。”他说,规模化种植加上政策支持,自家的260亩地收入可观。望着远处正在灌溉的夏玉米田,张呈云目光坚定:“只要人不偷懒、政策给力,粮食安全就有保障!”

  张呈云对今年的玉米产量充满期待:“只要后期管理跟上,产量肯定不会差!”在他的带动下,周边农户纷纷加入规模化种植行列,共同探索科学种粮,提升粮食产量的新路子。

  “我市不折不扣落实防灾减灾及绿色防控措施,推进小麦‘一喷三防’、玉米‘一喷多促’全覆盖,年统防统治面积2000万亩次以上。”德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陈超和记者说,接下来,德州市将抢抓国家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机遇,继续实施绿色“吨半粮”工程,推动核心区稳产丰产模式向300万亩辐射区、600万亩带动区拓展,促进粮食大面积均衡增产,努力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更多德州力量。

  眼下,德州市的夏收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金黄的麦粒源源不断地运往粮仓,玉米播种工作也在有序推进。“吨半粮”建设不仅让这片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更让粮食安全的根基愈发坚实。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拨打新闻热线,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诚邀合作伙伴。

  根据创建示范工作有关法律法规,现对拟命名第二批“全国禁毒示范城市”的候选城市予以公示。如有不同意见,请以电话、传真、信函等形式客观、真...[详细]

  6月14日,在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一粮食收储企业,传输线向仓库运送夏粮。全国夏粮小麦收购工作开局良好,截至6月13日已累计收购夏粮小麦超17...[详细]

  科技日报北京6月15日电记者15日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截至目前,全国已累计收购夏粮小麦超1700万吨,收购工作开局良好,进展顺利。...[详细]

  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目前全国夏播粮食进度已过半,播种进度快于往年。截至6月13日18时,全国已夏播粮食2.7亿亩。图为6月11日,在山东...[详细]

  本报电山东省龙口市晨林志愿服务中心、龙口源东合悦艺术团和龙口港湾幼儿园的志愿者日前走进山东省龙口市枫晚老年公寓奉献爱心,开展了以“...[详细]

  近年来,山东省妇联大力实施“新型婚育文化培育行动”,广泛开展“移风易俗巾帼先行”主题活动,倡扬移风易俗、婚事新办简办,引导广大家庭...[详细]

  “青年朋友们,可别小瞧这一方小小的税务办理窗口。今年3月,升级后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团工委“理论必修课”——“青年学习汇”现场学习交流...[详细]

  《人民日报》聚焦黄河三角洲种粮大户:用上小麦新品种,盐碱地亩产超1200斤

  今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在第6版经济聚焦·夏收里的“新选手”专栏刊文《用上小麦新品种,盐碱地亩产超1200斤》,聚焦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农业...[详细]

  位于山东省青岛市的崂山素有“海上第一仙山”的美誉。而今,一间间或大或小的咖啡馆,慢慢的变成了这些村庄的名片。高低起伏、随形就势,在...[详细]

  新华社北京6月14日电记者6月14日从国家文物局获悉,国家文物局近日完成新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评定工作,10家单位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详细]

  科技日报讯记者从中国电科院获悉,我国自主研制的特高压设备有载分接开关,近期在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实现批量应用。据介绍...[详细]

  近年来,随着“国潮”热度持续攀升,聚焦中国色彩研究的著述、文集、图册等出版物慢慢的变多。这部作品中,作者创新性地引入现象学和符号学的...[详细]

  从传统茶饮到中药零食,从日常调理到冬病夏治,在键盘敲击声与养生壶的咕嘟声中,药膳食补正悄然渗入当代人的生活,掀起一股“中式养生”新...[详细]

  国防科技大学军队高级干部高科技知识培训班在我省开展现地教学 林武主持座谈交流会并讲话 陈国强讲线日山东新闻联播完整版

  近30国青年齐聚宁夏!“青连丝路—丝绸之路国际青年影像交流计划”宁夏创作营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