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首页 > 新闻资讯

贝博体育官网注册:清江论剑!大咖云集探讨玉米全产业链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路径

所属分类:【面粉机动态】发布时间:2025-07-19 13:52:48作者:贝博体育官网注册浏览量:13 次
贝博体育官网登录:

  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等18家科研院校20多位专家以及湖北省市县农业管理部门、种业协会、粮贸企业、湖北康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康农种业”)等单位代表参加了本次学术交流活动。

  与会专家交流踊跃,围绕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与趋势、品种转型与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分析、生物育种技术进展与应用、单产提升策略与技术探讨研究、玉米优质化生产标准与推广策略、种粮一体化与优质粮工程模式探讨等热点问题展开讨论。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县长张学书在会上致辞说,一粒玉米种子托起长阳一方致富产业,铸就湖北首家种业上市公司(康农种业,股票代码837403)。长阳种植玉米历史悠远长久,技术先进,年播种面积26.5万亩,全产业链产值10亿元,已成为当地农民致富发家的“黄金产业”。县政府集思广益,倾听各位专家的真知灼见,共同谋策长阳玉米产业的新发展。

  中国种子协会副会长魏启文说,玉米产业未来可期,期待专家和企业家携手合作,依照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的策略需要,加快科学技术研发和品种创新,提升玉米单产和品质,助力种业振兴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应有力量。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王玉玺说,近年来,我国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就,品种创新与产业高质量发展齐步并进。国内玉米市场总需求量以及青贮玉米和鲜食玉米占比种植培养面积都呈现上升趋势。未来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三个关键词是稳高产赢得优势、强抗性行稳致远、优品质引领未来,品种创新要在四个方向寻求突破:耐密与高蛋白,性状基因化与基因性状化,品种制种产量超450公斤/亩,以品种为核心融通全产业链。

  挖掘资源创新品种选育。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前沿交叉技术中心主任谢传晓研究员说,随着转基因、基因编辑、全基因组选择、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学等现代生物育种技术的持续不断的发展,玉米转基因育种产业化进入快车道。单倍体诱导联合基因编辑技术获得产业化应用,突破基因编辑受体基因型依赖性,在株型、育性、品质、抗性等一些列重大产业价值基因编辑新种质。2021年以来共审批生产应用安全证书126个,其中转基因玉米品种21个,现行有效的转基因玉米品种已达25个。2025年转基因玉米扩面提速推广任务为5000万亩。

  除了挖掘新材料基因,改良提升种质也不可少。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副所长路明研究员给出了玉米种质改良的建议:增加抗病抗逆性、提升营养高效、适宜机械化采收,品种通过改良优化后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产量就会得到一定效果增加。

  创新温热玉米品种,应对异常气候影响。贵州省农科院旱粮研究所研究员郭向阳说,以黄淮海地区玉米生产为例,近10年来先后遭受高温热害、洪涝、干旱等极端气候和穗腐病、青枯病、南方锈病等影响,挖掘与筛选抗逆新种源、培育稳产性品种是实现玉米种质安全的保障,选育温热玉米杂交种康农玉8009就是一个成功个案。

  适度密植增加玉米产量。密植成型、增产所趋,高密度玉米品种正在推进新一轮品种更新换代。河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汤继华教授说,增密是我国玉米未来增产的主要路径,耐密育种已成为新方向,也是市场新需求。汤继华教授建议黄淮海夏玉米产区亩植从4500株提高到5500株,东华北中晚熟玉米产区亩植从4200株提高到5000株,其他产区应根据当地种植习惯和品种栽培管理上的水准要求适度增加密植数量。近几年田间生产表明,在逆境气候常态化的条件下,耐密品种稳产性会更好。可见,低密度品种的需求量会迅速下降,市场迎来高密度品种时代。

  推广密植增产技术要注意解决好品种选择、生产管理、抗倒防衰等实际问题。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耕作与栽培中心副主任明博提出了将密植增产栽培理论与灌溉农业工程技术相结合的新模式,以理想株型密植为增产核心、水肥精准调控管理为保障,集成构建玉米产能大幅度的提高的综合解决方案。

  构建新模式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湖北康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彭绪冰在会上分享了《种粮一体化与优质粮工程》的成功推广经验,详细的介绍了康农种业推广高产抗病品种,保障玉米优质安全,践行从种子到粮食的全产业链发展新模式。

  康农种业针对近年来国内部分玉米产区出现高温多雨恶劣天气影响和穗腐病多发等生产问题,公司推广高蛋白、低毒素的高产抗病玉米品种康农玉8009,获得了广大种户的认可,推广面积逐年增加。同时,公司自主开发数字粮食平台“康农云粮仓”,将产业链上中下游引进平台注册管理,实行线上收储、溯源销售、可视化管理,确保玉米从田头生产到粮食加工产品的质量安全和种粮一体化新模式的有效推广应用。

  此外,中粮集团饲料公司首席技术官李勇在会上分享了《高蛋白玉米的需求与应用》专题报告,优质高蛋白玉米商品市场需求逐年增加,部分地区供不应求。李勇建议,在推广优质高蛋白玉米品种时要设法降低霉菌毒素的含量,实现优质优价。

  中国作物学会玉米专业委员会荣誉主任、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李建生在交流总结时勉励各位专家要充分的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发扬中国玉米事业研究一直以来坚持的英勇善战精干精神,积极投入国家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敢于创新与突破,脚踏实地,协同作战,为国家种业振兴和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会议现场举办了科企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等10家科研院所和学校分别与湖北康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减持5484亿美债,中方开始囤粮囤油,比尔盖茨预言成线套房,嫁到河南农村的港姐郭羡妮,如今怎样了

  纯进口SUV,标配全时四驱+2.5L水平对置,媲美普拉多,仅售24万多

  裸车10.99万起 价格亲民适合家用 传祺M6该入手哪款配置?.mp4

  消息称苹果施压三星和 LG,要求其降低iPhone 17系列屏幕供应价格

  苹果 iPhone 17 系列 4 款机型颜色阵容渲染图曝光:多彩选择

  据传iPhone 17 Air将缩小电池容量 并依靠节电的iOS 26弥补

  OPPO Reno14 FS 5G 手机曝光:5000 万主摄,12GB+512GB 组合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